金黃色的魅力,要認真享用。
麻膳堂,成立於2010年,是物流教父徐重仁兒子徐安昇所開的餐廳,於2018年也堂堂登陸新竹,地點就在我們家附近的大魯閣廣場。
話說大魯閣這麼近,我們有常常去吃嗎?答案反而很奇妙,閣內的店家我們都還沒吃遍,代表我們連走路都懶,如果有自助餵食機就更棒了。
跳開自助餵食這件事,今天來到虎字牌的麻膳堂。
威風凜凜的下山虎紅色吊燈,代表著麻膳堂麻辣的功力。
話說我們家不太吃辣,所以這個招牌對我們是無用的,怎麼樣,小老虎來啊,我們不怕。(低智商發揮中)
進駐才幾個月,人潮始終不減,大家嘴巴都很厲害咩。
明亮的燈光,稍微緊密的桌椅擺設,直接擺明就是簡潔兩個字。
不過半開放式的廚房至少讓人有種安心感。
人氣餐廳該挑甚麼實在蠻讓人傷腦筋的,因為麻辣兩個字都不是我們的專長,要問我們為何來麻膳堂,就那個追新店、追潮流咩,這麼慫又有力的答案很棒吧!
好吧!先來看看菜單。
以中式料理來主打,米飯類與牛肉麵都有,當然麻辣版的不缺。
煎餃與水餃也是主角。
除了中式,也提供不少的港點。
該吃甚麼?想了想,決定麵類、飯類、煎餃與燒賣各來一款,每種都選了,應該可以一飽口福。
在夏日,也有夏日特典的海南雞飯,但我們似乎提不起興趣,就放過這款囉。
餐桌上,茶水自理,基本醬汁齊全。
先來個小菜,算是餐前冷盤。
冷冷的海帶與炸麥麩,雖然冷海帶聽來頗詭異,但其實小菜本身口感還不錯,麥麩香氣中還有著濃厚的汁液,雙重的口感挺有味道。
正餐上桌,清燉牛肉麵($200),價格不低。
麵量適中,但麵條煮得稍偏硬,是我們牙口退化還是怎的。
牛肉切塊分量不小,但牛肉的口感也有點稍柴,在麻辣的背景下應該會比較有味道,但清燉時比較能反映出牛肉與麵條的原味,今天這道有點小失望。
有吃麵,也要來個米飯類,把肉絲跟蝦仁綜合升級為蝦肉炒飯($150),麻辣的則要170。
但我們有一點不愛,那就是蝦子是採用脆蝦,改用鮮蝦應該會比較優。
這幾年,家中海鮮料理通常來源是主婦XX、里X、媽媽X或是Costco處理好的,這類脆蝦真的少吃,口感也完全不一樣。
炒飯偏乾,顆粒還算分明,一般版的口位不重,還蠻合適的,但沒有太突出的驚奇感,比較像是家庭餐食。
來看看麻辣外的另一個招牌,鮮肉煎餃($90)。
整份最酥脆的部分不在煎餃本身,而是連接各顆煎餃的薄薄金黃色麵衣。
鮮肉的滋味也隨著煎餃的入口而散發。
在酥脆度上,煎餃還算有及格,比起隔壁店家的日式煎餃也更合我們的胃口。
在入口的滋味上,會有點些許的油膩感,大約介於四海遊龍與鼎泰豐之間,這麼說也許有點難理解,但我們喜歡酥脆而不油膩,麻膳堂還可以再加油點。
最後的蝦仁燒賣($80),一份三顆,也是使用脆蝦。
口感平平,算是點綴的一品,皮香、蝦香還是肉香都略顯不足。
的確,我們挑嘴的技巧持續發揮中,整份餐點我們評價不高,也許是沒有點扛霸子的麻辣口感,但我們也撐不住重口味呢。
麻膳堂 湳雅大魯閣店 (11:00~22:00/平日;10:30~22:00/假日)
新竹市北區湳雅街91-2號B1 (大魯閣湳雅廣場) (03-533-7364)
延伸閱讀~各式麵食食記:
[新竹、苗栗]
[食記@新竹市]璽子牛肉麵~斤餅專賣店,斤餅包牛肉口感十足好味道
[食記@新竹竹北]平民小吃好選擇~十一街麵食館,超有名葫瓜水餃
[食記@新竹市]五花馬餃子館(新竹經國門市)~平民美食新選擇,口感優,CP值佳
[食記@新竹市北區]麻膳堂 湳雅大魯閣店,麵食專長,米飯、煎餃都有,招牌還是麻辣口味的
[南投]
[宜蘭、花蓮、台東]
[食記@宜蘭礁溪]吹哨子(麵)集合了~~有麵煮私房小吃(溫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