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簡單的豆花,有著不簡單的功夫與口感。
大家都吃過豆花,無論是熱騰騰的木桶豆花,還是涼意十足的冰鎮豆花,上面淋的湯汁要嗎是稍辣的薑汁糖水,要嗎是高雅的黑糖糖水,抑或是傳統的甜滋滋糖水。
但是在嘉義市,卻有種不一樣的豆花滋味,可說是嘉義在地的特色,那就是豆花與豆漿的雙人組合,宛如在美妙的華爾滋中跳出了嶄新的舞步,讓人感覺很特別。
而帶出這種獨特滋味的,就是位於文化路夜市上的老牌店家~~阿娥豆花。
對了,說到文化路夜市,是嘉義市每天晚上最熱鬧的地點,要什麼吃的、喝的、玩的,來這邊就對了,當然,附近停車的困難度也是我們在嘉義旅行唯一覺得麻煩的一次,連路都封了,當然難開了。
停好車,逛到夜市內是步行管制區,走到文化路與延平街口就可以看見人潮洶湧的阿娥豆花。
完全是老店感,不注意還以為是路邊攤,但是看排隊就知道好料。
也有招牌的啦!!~~阿娥豆花。
是原文化路老店豆花,現在改在巷口,看到沒,價格都很銅板喔,是平民美食。
說實話,原本只是印象中有這間阿娥豆花,因為晚餐在阿宏海產吃得不過癮,所以順便來文化路走走吃吃續攤,結果一吃才知道是種特別的滋味。
阿娥豆花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在第三代老闆黃阿娥的創新下,偶然間以豆漿取代糖水,結果受到顧客的大大歡迎,才有了現在的豆漿豆花。
不過,我們很好奇的是阿娥賣的是豆漿豆花,那花生豆花應該也加了豆漿,所以花生豆花跟花生豆漿豆花又差在哪裡?我們也沒問,這應該會變成我們的不解之謎吧!
回到豆花本身,每天凌晨三點浸泡,十點熬煮,下午才能製作好的手工豆花就在鐵桶內,新鮮美味喔。
我們先點了冰的紅豆豆花跟綠豆豆花各一碗,紅豆結實飽滿,但是紅豆跟豆漿似乎比較讓人不習慣。
綠豆的感覺比較有味,但似乎冰的豆花配豆漿滋味比較分離,因為甜度不高,比較需要品嚐。
豆花本身的綿密以及順口的滋味都還算上乘,黃豆香在隱約中可以感受到,但是似乎需要另外的媒介來進一步引導出箇中滋味。
想了想,加點溫的花生豆花,配上一條油條來嚐嚐。
正解,花生香在豆花中完全發揮了,而且也跟豆漿中的黃豆香相得益彰。
油條屬於偏酥脆的口感,還有可能是油炸過兩次的老油條,特別夠味。
把油條沾花生豆花,出現了油條配豆漿的美妙調和,喝一口花生豆花,又有花生仁湯的溫潤,好享受。
沒錯,原來就是要這麼樣的享受,記得要加點油條喔,ㄎㄎㄎ。
阿娥豆花 (14:30~01:00/周二休)
嘉義市東區延平街 (05-224-3016)
延伸閱讀~中式小吃食記:
[台北、基隆]
[食記@基隆仁愛區]邢記鐤邊趖,廟口夜市老老字號,清爽入口,甘甜好滋味
[外帶@台北信義區]新巴黎香草麻辣滷味~五十年老字號,重口感但很入口
[新竹、苗栗]
[食記@新竹竹東]在地人的最愛~竹東市場第一豆漿的水煎包&韭菜盒子
[食記@新竹市]石家魚丸~鯊魚肉包餡魚丸,新竹在地,七十年的好味道
[食記@新竹市]地芋豆花~地芋圓好口感,傳統豆花吸睛,搭配起來一口接一口
[食記@新竹市]飛龍肉圓,新竹好食小吃,紅糟肉圓配栗子遠近馳名
[食記@新竹竹東]竹東市場內~趁熱吃,會噴出來的吳記(三姊)爆漿黑糖包
[食記@新竹市]城隍廟廣隆號莊家蚵仔煎~平民小吃好味道,CP值高
[台中]
[嘉義、台南]
[食記@台南中西區]茂雄蝦仁肉圓,蝦醬、蝦圓,超濃郁蝦蝦香氣
[食記@台南安平]同記安平豆花,傳統好滋味,入口細嫩綿密,來安平必點
[食記@嘉義市西區]阿娥豆花,嘉義秘藏豆漿豆花創始店,文化路夜市必吃平民小吃
[食記@台南中西區]阿鳳浮水魚羹,虱目魚漿加上虱目魚肉,絕佳虱目魚雙重奏
[食記@台南新化]所長茶葉蛋,絕對夠味,來新化必買(同場加映:巨人專用,警帽警察局)
[食記@台南安平]劉記韭菜盒子,道地的安平小吃,炸得酥脆的餅皮太魔鬼
[食記@台南中西區]石頭鄉烤玉米,燜烤、燜烤、燜烤,用石頭燜烤出來的排隊玉米
[食記@台南北區]阿輝炒鱔魚,乾炒鱔魚意麵,台南在地美味小吃之旅
[宜蘭、台東]
[外帶@宜蘭市]蘭陽夜市首推~001攤位,阿三哥蔥包餅(蘭陽夜市已歇業)
[食記@宜蘭羅東]羅東夜市No.1~不得不吃的阿灶伯當歸羊肉湯
[食記@宜蘭市]善美燒仙草~蘭陽夜市也開分店喔(蘭陽夜市已歇業)
[外帶@宜蘭市]廟口芋仔丸蘭陽夜市分店~芋香逼人再逼人(蘭陽夜市已歇業)
[外帶@宜蘭市]歐咪呀給士林干貝燒~蘭陽夜市也開分店了(蘭陽夜市已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