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山捕獲野生大山豬香腸一串,好食味。
來到阿里山該吃什麼?
不用說,選擇道地的鄒族風味料理就對了,把阿里山當成後花園的鄒族,想必可以給我們鄒族最自然的風味。
這間游芭絲鄒族風味餐飲則是在地詢問度最高的餐廳,所以上午走完二延平步道後,我們直接就殺到了游芭絲來。
順著阿里山公路50公里處的山美產業道路下來,約十分鐘即可抵達,外觀很有原住民的粗曠風格。
木造的小屋,幾乎被充滿綠色氣息的植栽覆蓋住,一看到外表就讓我們喜愛上了。
餐點提供時間從11點到傍晚6點半,Yupas=游芭絲,被我們發現了。
游芭絲在鄒族的話語中,代表的是富足、安康的含義,希望來到游芭絲用餐的客人,都可以富足、安康(游芭絲)。
游芭絲餐廳倚靠在山崖邊建造,高低起伏的山景,也是它吸引人的一環。
木造的餐廳室內,餐桌數不多,稍微受到空間的限制。
隨著高度落差,分成前後兩區,我們選了中後段的座位。
鄒族勇士的巧思,也在花花草草中嶄露無遺。
捕獲【野生】(喔~~是野放)茶幾壺,原來是養生茶,原住民很會開玩笑喔。
雖然是間小餐館,但是感覺讓人很有好感,就是這種優閒自在的感覺。
我們來到游芭絲的時間大約下午一點,剛好有兩車客人離去,還看到有異國朋友,國際化說。
餐點的選擇,依人頭為主,夠直接,夠有力,還可以調整菜色內容。
時段不同,也提供咖啡飲品,在阿里山上聊天談是非,話題更有高度,更帶新鮮感,還有芬多精陪伴。
自然的環境,木造的餐館,竹編的器皿,相得益彰。
搞不清想喝什麼,還有推薦,要按讚。
要算人頭,我們當然只能點三人版合菜,其中的烤肉、香腸、蔬菜、涼拌都不變,但是斑鳩我們小怕怕,換成了紅燒野溪魚,加上當日湯品以及甜點,上菜了。
肥瘦適中的山豬烤肉,微鹹微辣帶咬勁,配飯是嘟嘟好。
烤香腸的肉香十足,不帶騷味,切片後夾上一點蒜片,嚐的是豬豬的原味,沒經過化學調理的口感,十足美好。
涼拌料理,是節瓜與豬皮的合體,醬汁的香度稍強,清脆的口感有韌度的滋味交替出現,真的很特別。
喔,對了,白飯是跟山豬頭一樣大的木鍋,我們是三人無誤,真的不用幫我們準備每人三碗的份量啦!
烤肉跟香腸味道都很粗曠而直接,把食材的每位直接呈現,獲得我們的大好評,涼拌部分算是一種新體驗,我們的評價是五五波,喜歡的會很愛,不敢吃的還是不敢吃。
新鮮蔬菜料理,帶點小香菇,味道散開了,阿里山特產的大豆莢是一般的兩倍大,開眼界了。
紅燒野溪魚的滋味特別香甜,唯一的困難是小魚刺不少,吃起來較花功夫。
吃太飽,樹薯土雞湯沒喝多,但是似乎加上了馬告的獨特香味很勾人。
餐後的愛玉甜點,這一碗...只是一人份。
檸檬香與山愛玉的甜度搭配起來本來只有100分,可是手做的溜滑感不知不覺又加了20分,120分的美味愛玉是大家來用餐前就期待的,不過現場吃下去才知道比預期還美味,絕對不要錯過咩。
不吃不知道,一吃成主顧,下次再排一次,重溫舊夢。
餐後,店狗在跟人鬧著玩,也太開放了吼。
游芭絲鄒族風味餐飲 (11:00~18:30/周四休)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1鄰1-8號 (0928-222-583)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游芭絲鄒族風味餐飲/120476611362589
延伸閱讀~鄉土料理、原住民料理食記:
[南投]
[食記@南投仁愛]清境瑪格麗特紫屋餐廳,紫色魅力中有著濃厚歐式風情,網美打卡專屬,口感卻是一級棒
[食記@南投仁愛]清境魯媽媽雲南擺夷料理,來清境必訪鄉土料理,人氣美食餐廳
[食記@南投鹿谷]至膳園餐廳~~山野秘店,近溪頭妖怪村,享受自然風味竹筒餐
[食記@南投仁愛]雲南十八怪景觀餐廳,人氣熱門餐廳,景緻佳,記得點雲南擺夷風味餐
[嘉義]
[食記@嘉義阿里山]游芭絲鄒族風味餐飲,阿里山公路小餐館,原住民的美味大爆發,手工山愛玉讓人欲罷不能
[花蓮、台東]
[食記@花蓮光復]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在阿美族傳統家屋品嘗部落美食,鹹豬肉、烤魚、小火鍋都好吃
[食記@台東成功]比西里岸風味餐廳(Faluhay法樂海),部落無菜單風味料理,食材自然,味道豐富,還有無垠太平洋作陪
[食記@花蓮市]伊江滇緬料理,口感微辣,料理味道複雜度高,喜歡重口味的人應該很愛
[食記@花蓮豐濱]陶甕百合春天,太平洋畔,原住民創意無菜單料理,月黑風高,也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