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地上的幾顆果子,兩片青翠的樹葉,以及輕輕映在地上的樹葉脈絡,猜猜我們在哪?
現在上了年紀(應該是稍有年紀)的朋友一定還記得國中小時候的畢業旅行,那時候不可能跑得很遠,所以西部的捧有大概都不會到東部去,可是又希望能盡量的再遠一點點,所以南部的就北上去野柳,北部的就南下去墾丁了。
至於到了墾丁,老師們當然不會讓小朋友去玩水上活動,所以帶大家去墾丁森林遊樂區走走就成了必玩的行程了。
大家應該也很有印象,每回驅車經過墾丁大街,其實都可以看到一座漂亮的白色牌樓,從這邊開進去就可以抵達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不過不是依過牌樓就到了,還要往裏面開好一陣子喔。
到了喔~~不過旁邊是諾大的停車場,卻空蕩蕩的沒停幾台大小車。
過了大大的停車場,要先去買票,旁邊小小的林蔭步道很適合躲太陽。
過了這個入口,才是森林遊樂區範圍,旁邊有替代役在驗票耶,這工作還真棒!
遊樂區面積極大,佔地達435公頃,目前已經開發了76公頃,要全部走完大約需要三個小時以上,裏面分成兩個主遊覽區以及十七個推薦景點。
另外,因為區內早期從日據時代開始是以進行學術研究為主的熱帶植物園,所以區內有多達1200種的熱帶植物,而且有不少小分區如蘭嶼生物區等都包含了當地的主要熱帶植物。
入園後,不想在大太陽下曝曬,所以順著涼爽的森林浴步道一邊呼吸著芬多精,一邊悠哉的前行。
一旁的熱帶樹林長得都高大挺拔,不過我們認得的不多,像這株肯式南洋杉就完全沒跟它說話。
步道上,偶而吹來一陣涼風,好舒爽。
森林遊樂區全圖,目前由入口向景點一前進中。
沒多久,我們就抵達了第一個景點~茄冬古木,這可是年齡長達三百年的老木(神秘人問:到底是誰的老木?)。
茄冬古木下空間極大,躲個人進去都沒問題。
一片片規劃好的小花圃就在步道兩旁,初春時節應該繁花似景吧!
繼續前行,沿途老樹成林,蟲鳴鳥叫交錯起落,有一陣子蟬鳴聲無限大,幾乎震破了我們的耳膜,差點以為置身蟬窩!!!
過了這段森林步道,會先看到一棟建築,這是遊客中心,裏面有不少遊樂區景點的介紹,大家也可以在這邊休息一下,養精蓄銳繼續下一步。
根據官網說明,遊樂區所在地舊稱"龜亞角(龜仔角)",原來是排灣族"龜亞角"社(今社頂部落)的部落所在,二戰後由省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經營,稱為"恆春熱帶植物園",之後才改名"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園"。
這棟白色的建築就是遊客中心。
繞過遊客中心,我們先到了位於後方的花壇參觀。
裏面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熱帶花種以及仙人掌,不過室內不太通風,有點小熱。
經過花壇後,可以順路前行,不過我們取了個巧,切了段階梯上行。
走捷徑果然快,一下就到了接近中段的位置。
在林木扶疏間,兩旁出現了巨石,上面帶滿了自然的青苔,這邊吹來的風帶點濕濕的感覺,是為何呢?
小Sherry也忍不住要來擺個新pose。
ㄟ...一旁終於看到人煙了,她們又是走哪條捷徑啊~~
遊樂區內有眾多的景點,不過幾處著名的如垂榕谷,迷宮林,一線天,第一峽等都在第二區,所以我們還是先到第一區後方的觀海樓來先看看吧!
經過了幾段彎路後,舉目望去,前方出現了一座高聳的圓形樓宇,是好久不見的觀海樓,離上次看到它大約已經十五年過去了。
感覺那時還很風光的說,上樓人潮絡繹不絕,現在就門口兩隻黑黃狗跟我們打招呼。
第一區跟第二區的交界~觀海樓來了。
來到樓上,噫,原本空曠的平台怎麼不見了?現在變成一個餐廳!而且...一路上沒看到人,原來都躲到這邊來了。
隔個玻璃往外看,多了冷氣消暑,但是高處不勝寒的自然風卻不見了。
從這邊向外望去,綠樹如蔭,森林遊樂區的風景正展現在我們眼前。
在觀海樓放空了半個多小時,最後決定直接回程,也不特別去另一區看那些著名的景點了,反正一切隨緣嘛!!!
沿途上看到了更多的熱帶植物,與一般都市內常見的不太一樣喔~~
是蘭嶼植物區,這附近都是各個屏東地區的植物區,不過我們分不出有甚麼不同。
很遺世孤立的一株枯木,變城古蹟了呢!
恆春半島民俗植物區,硬要加個民俗,所以旁邊有原住民吧!
這些應該是屬於變葉植物中的天南星科植物。
樹上有隻台灣獼猴,正在採摘台灣苦楝樹葉,有看到嗎?
從樹葉縫隙間看到幾顆青翠的果子。
這株的樹葉好像含羞草一樣的綻放,不過卻不見其樹身。
雖然墾丁森林遊樂區人潮不如以往,可是區內植物種類仍然豐富,而且從夏季起一直到隔年春天,各種鳥類相繼報到,生物資源也是非常豐富...如果能好好的規劃生態之旅,也許仍然可以重新煥發色彩。
對了,一旁的社頂公園是觀落日的好去處,如果時間許可,黃昏時候來此,也是種享受喔!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08:00~17:00)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社頂 (08-8861211/08-88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