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長這麼高就是你。
馬胎古道,位於新竹尖石,但其實非常靠近內灣老街。
一般來說,來訪內灣都是去內灣老街走走逛逛,也可以深度拜訪好客好品希望工場;當然,這幾年附近長出不少咖啡廳也是一個好選擇。
除了這些以外,要說走自然氣息戶外風的其實也有,只要越過油羅溪往尖石方向,鄰近就有一條馬胎古道,馬胎是泰雅族語「多霧的部落」之意,也稱為八鄰古道,是條平易近人的好(走)步道。
尖石鄉位置比內灣更接近山區,所以有較多的步道與古道,但馬胎古道算是其中輕量級的步道,非常的輕鬆,不用擔心腳力問題喔。
要抵達馬胎古道,只要經過內灣後持續往尖石方向,大約一公里位置遠方可先看到一座紅色的義興大橋,在大橋處右轉,過大橋後右側就是步道入口,非常的好找,停車位置在入口旁有一塊空地可以停放,基本不會有大問題。
停好車,看到一匹馬與一個輪胎(在哪?)就是古道入口,大家眼睛一定很尖。
起點標示,終點在嘉興國小義興分校,全長2.3公里。
出發,出發,攻山頭去了。
帶著明顯綠色氣息的步道,在鬱鬱的青翠中,有著股舒適的芬芳。
步道平穩好走,一旁的護欄也讓我們安心。
偶而可以看見附近的山巒,光是整片的綠色就讓人精神一振。
落葉灑滿整地,踩在上頭有種出塵感。
步道前段很輕鬆,基本是在原始山林路徑中鋪平搭建出來,往後方會有較多的木棧道與枕木,但緊鄰油羅溪,流水淙淙,四季水量不一,加上鳥語花香,宛如韋瓦第【四季】的伴奏正在一旁響起。
而且,在綠蔭中,只有少許的陽光會直曬在身上,要說避暑,還真避暑啊。
一路上的好朋友,有著激昂的小瀑布。
也有涓涓的細流。
還有潺潺的小溪。
當然,各式的生命組曲,總是吸引人的目光。
不只昆蟲,植物的生態也豐富,這血藤就長了我們的知識(話說,我們知識力真的很弱)。
來訪馬胎步道,不妨看看步道的生態,沿途我們聽到多種鳥鳴的聲音,不同的鳥有著長短不一,高低不等的叫聲,有時我們模仿牠們回應個一兩聲,多數是被牠們鄙視的結果,這還真是一門學問啊。
在不知不覺間,其實會感覺步道走起來很沒有壓力,前段的路途一眨眼就消失了,在馬胎古道前段有一處會與南坪古道交會,算是南坪古道的終點,可以透過南坪古道轉至內灣老街橋對面,也算串起一整個大行程,大家可以自行規劃。
步道常常可見同好,打個招呼繼續往前。
走過前段,木棧道部分減少,會進入比較原始的泥土路,但難度並未改變。
抵達與南坪古道交會處,會有個休息涼亭,方便大家歇息。
兩條古道的交會,都是早期泰雅族馬胎部落的連外道路。
後方有一株著名的地標,是百年的茄冬樹。
上方的鳥巢蕨乍看下,還真的很驚人,自然造化真的神奇。
對,就是它。
從茄冬樹往後,因為前一天大雨,路面泥濘,難度沒有,但滑度上升,注意點是不會跌倒,但鞋子跟褲管弄髒基本上是避不過的。
我們當天還有後續行程,就到此打住,望後還有一段吊橋與往終點的路程,等下次地面好走點在過來,反正景點近就是任性。
馬胎古道輕鬆好走,適合全家大小或是情侶朋友,來這邊享受點綠蔭,呼吸點芬多精。
以上,綠色的秘密,持續中。
馬胎古道
往內灣方向,過內灣老街後約五分鐘可右轉義興大橋,過橋後右側即為馬胎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