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料理,也有誘人的滋味。
在花蓮,飲食選擇多樣化,上午在七星潭以及之後的地耕味-玩味蕃樂園暢遊後,打算吃個重口味的。
一般說來,重口味多指泰式料理,但我們走的卻是另一家少見的滇緬料理~伊江。
在緬甸北部有兩條江,叫梅開江、梅麗開江(聽起來很像吼),流經宻支那前匯流成緬甸第一大河「伊落瓦底江(Irrawaddy River)」,簡稱伊江,是老闆娘的故鄉。
為了紀念故鄉,老闆娘在1998年開了伊江滇緬料理,至今二十餘年,伊江成為花蓮著名的推薦店家,連我們外地人都知道咩。
附近小巷內算是好停車,轉個角,暗紅的招牌正迎風掛在樹上。
店家入口,有歐式鄉村咖啡廳感,前方小院迷人呢。
不過走入店內,其實是一般人家的客廳改建。
牆上的掛畫,似乎是緬甸著名的長頸族(克耶族/Kayan)。
長頸族其實並不真的是脖子長,是因為重量驚人的銅環長期壓迫,而使得鎖骨變形下陷造成長頸的視覺感,一生只有三次取下銅環的結果是銅環取下時,脆弱的頸部反而可能危及他們的生命。
祈禱長頸族的族人可以脫離這宿命的苦海,接下來讓我們回到肚子餓的這件事。
點餐時間,菜單正面是很有味道的滇緬姑娘圖,難道是老闆娘的自畫像。
剛剛說的伊江由來就在菜單背面。
雖說是滇緬料理,但菜色頗像泰式,該有的一樣不缺。
平日中午時分,店內客人不算太多,上菜速度頗快,才開聊就準備吃飯,哈哈。
桌上的碗筷乾淨而簡單,足以支撐一頓好食。
白飯份量足,一人只要$20。
先上這道涼拌海鮮($210/小),結果我們太小看它了,辣、真辣、但夠下飯。
有多辣,一口白飯只能沾一片花枝,還要配一口水喝。
原來,我們還真是弱雞,酸辣夠嗆的蛤蜊、花枝與蝦仁,鮮度很讓人滿足,配起餐來光吸汁就有種暢快,舌頭會發抖啊,連洋蔥也是雙倍的重口味。
蝦醬高麗菜($150/小),微甜,蝦醬味濃厚,配飯吃的好良伴。
蝦餅($200),滇緬真的有這道菜色嗎?不過看到這麼厚實的蝦餅,心情很愉快。
雖然厚度滿滿,但口感較鬆軟,嚐起來有較重的蝦丁感,跟全部打成蝦泥有些許不同。
伊江的蝦餅與Nara的口感比較接近,但我們其實更喜歡瓦城的扎實感,這部分要看個人喜好,另外伊江使用的醬料是自家搭配的梅子醬,頗為清爽。
另一道的雲南椒麻雞肉($210/小),雞肉汁多超好吃,嫩度十足的雞肉單吃、配飯吃都棒。
綜合調味起來大約只有中等辣度,但口感複雜綜合了辣、鹹、麻,加上香菜調味更順口。
餐後招待的黑糯米西米露,甜甜黏黏QQ帶點勾芡的口感,手作西米露好吃。
大概是採用黑糯米的原因,黏稠度更高,甜度則降低了,帶點養生的口感,精緻度升級。
伊江滇緬料理餐點口感都有水準之上,難怪是花蓮老牌熱門店家,除了辣度比我們預想的強外,怎麼吃都不賴。
伊江滇緬料理 (11:00~14:00/17:00~21:00)
花蓮縣花蓮市民權路11-1號 (03-831-0077)
https://www.facebook.com/Irrawaddy/
延伸閱讀~鄉土料理、原住民料理食記:
[南投]
[食記@南投仁愛]清境瑪格麗特紫屋餐廳,紫色魅力中有著濃厚歐式風情,網美打卡專屬,口感卻是一級棒
[食記@南投仁愛]清境魯媽媽雲南擺夷料理,來清境必訪鄉土料理,人氣美食餐廳
[食記@南投鹿谷]至膳園餐廳~~山野秘店,近溪頭妖怪村,享受自然風味竹筒餐
[食記@南投仁愛]雲南十八怪景觀餐廳,人氣熱門餐廳,景緻佳,記得點雲南擺夷風味餐
[嘉義]
[食記@嘉義阿里山]游芭絲鄒族風味餐飲,阿里山公路小餐館,原住民的美味大爆發,手工山愛玉讓人欲罷不能
[花蓮、台東]
[食記@花蓮光復]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在阿美族傳統家屋品嘗部落美食,鹹豬肉、烤魚、小火鍋都好吃
[食記@台東成功]比西里岸風味餐廳(Faluhay法樂海),部落無菜單風味料理,食材自然,味道豐富,還有無垠太平洋作陪
[食記@花蓮市]伊江滇緬料理,口感微辣,料理味道複雜度高,喜歡重口味的人應該很愛
[食記@花蓮豐濱]陶甕百合春天,太平洋畔,原住民創意無菜單料理,月黑風高,也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