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裡、窗外,靜止的時間。
潮州,位於屏東縣,早期住民多來自廣東潮州,取名潮州庄、簡稱潮庄,而後改為潮州。
每次南下墾丁,其實途經離潮州距離也不算多遠,但都沒有排出點時間造訪,這次趁著難得的假期,安排屏東之旅時,總算是也排了點時間來訪潮州。
潮州中心最精華的區域當屬老圓環附近,另外車站也已經與太平洋百貨共構完成,不過逛百貨就免了,我們還是先來看看舊貨吧。
說到舊貨,就在圓環旁的潮州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花點時間來看看,而且隔壁就是停車場,便利性極高。
停車場旁有大片的潮州旅遊地圖,沒計畫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想要了解細節,先從一旁的旅遊中心開始,入口還有頭套貓可以玩,但恥度太高我們敬謝不敏啊。
旅遊中心介紹不少地方故事,潮州還有戲曲故事館可以參觀,但這次我們沒排。
參觀遊客中心,要注意它的建築,許多地方都有典故。
這群遊客,研究得很透徹,想必都搞懂了。
包含旅遊資訊中心,原來都是日據時代建造的日式官舍,後來政府接收作為公路局的宿舍,於1995年居民搬離後原本準備改建為商業大樓,但最後還是保留下來作為歷史建築,這點我們喜歡。
2018年11月完成第一期修復工程,20棟中共計修復完成3棟建築,其餘還有6棟經評估後仍有修復價值,其餘就...隨風而逝吧!
接戲來,讓我們繼續參觀吧!
目前的歷史文化園區配置圖,很簡單的直直一條大道。
櫻花陪伴著,粉白色格外的美麗。
純黑的日式建築,散發著微微的屋瓦香,是舊時的味道。
推開儲藏櫃,尋找著哆啦A夢的足跡,連紅豆餅碎屑都沒發現,背景設定大概是搞錯了。
踩著微微發出吱吱聲的走廊,深思著歷史的故事。
遊客中心也有租借浴衣的服務,看這位小姐玩得多嗨。
在台灣有不少日據時代留下的建築,除了嘉義檜木村保存的最為完整外,其餘的都是少數幾棟,但陸陸續續的轉化為博物館或是歷史建築保護區也讓這幾年的觀光景點多出不少。
但除了建築本身的歷史故事外,如果能充實內在的展覽或是使用想必會更為有意義,我們就覺得義大利的競技場舉辦音樂晚會這點很有感啊。
對我們來說,美拍還是重點啊,開心。
部分區域揭露了修復前的原貌,大家可以直接感受。
整體的建築房間配置也如圖面所展示,這麼多間果然是長官專用。
屋外,小徑中伴隨的仍是嬌豔的櫻花,黑中透粉的搭配特別醒目。
往後,路徑指引很清楚,基本還用不到遠眺這個技能就一目了然了。
左側,這幾棟連地基都塌陷的應該就是不具備修復價值的建築了吧。
前面說到,不只是建築本身,也希望能多充實建築內的展覽。
我們到訪期間,就正逢展出中日國際書法交流作品,還蠻有龍飛鳳舞的神韻,在藝術的道路上,有合拍。
期間限定,我們時間剛好,也算小幸運。
下一站,幸福,發車中。
車發前看看文學作品,各式的習帖都有其風格,從中規中矩到狂舞直上九天。
無論遠觀還是褻玩(大誤,只能近看,不可動手觸摸)都有不同的體驗。
走出書法展,文化園區最後方還有一小塊的展區,我們趨步向前,原來是整片牆壁敘說了日據時代早期抗日英雄林少貓的故事。
林少貓,常稱為小貓,是屏東在地人,在七年的對日抗爭中領袖諸多追隨者,可惜最後在1902年遭總督府所誘殺。
日本潮州辦務所事件人員紀念碑。
整片牆都是林少貓的成長與抗日故事。
這一區同時包含了台灣以及日本雙方對抗、犧牲的故事以及紀念資訊,這種呈現對比的方式也頗為奇妙。
小小的園區,參觀完後還可以到附近的老圓環吃點當地小吃,我們愛吃冰的當然先選潮州著名的冷熱冰,一般來說有正老牌以及阿倫兩家,我們選了阿倫來開胃呢。
全開式的店面絕對有著早期的風采,傳承五十年的味道啊。
店家後頭是滿滿的來訪名人與紀錄,但我們的重點是不斷現做的熱湯圓以及芋頭。
排隊沒多久馬上可以拿到一碗燒冷冰,店家動作特別迅速,外觀上平平無奇,但往內挖才有寶藏。
綿密的芋頭滋味,還有熱騰騰才剛與冰品混合,仍保留軟Q口感的湯圓,兩者都好吃,料好實在。
潮州燒冷冰,雖然有微甜,但餡料好吃,綿密又濃郁,燒冷混合的滋味也很特別,唯一的感覺是在屏東還能賣到50大洋是不是算觀光客價格啊,我們新竹住家附近的光華冰店自選冰只要45喔。
屏東小旅行,走走看看潮州風情,探索日式歷史文化建築,嚐嚐觀光客必吃的燒冷冰,是一個悠閒的午後,小成功。
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 (09:00~17:00/周一休)
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30號 (08-789-4515)
https://www.facebook.com/czone30/
阿倫冰店 潮州燒冷冰 (09:00~22:00)
屏東縣潮州鎮新生路147-1號 (08-789-2202)